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癌癥的成因卻有著獨特的解釋,正所謂“世上本無癌,只有淤和堵”!中醫將人體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,各個臟腑之間相互關聯、相互影響,共同維持著人體氣血的正常循環。一旦氣血循環出現障礙,就如同原本順暢的河道被淤泥堵塞,水流無法正常流通,各種問題便會接踵而至。

在中醫理論中,“氣滯血瘀” 是一種常見的病理狀態,它意味著體內的氣機不暢,血液運行受阻,從而形成了阻塞。而惡性腫瘤的出現,正是人體氣血循環嚴重受阻的結果,中醫常用“積滯” 來形容惡性腫瘤,形象地描繪了腫瘤在體內積聚、停滯的狀態。
瘀堵一旦形成,就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產生不良影響。它會阻礙營養物質的輸送,使得器官無法得到充足的滋養,從而影響其正常功能的發揮。比如,心臟的氣血瘀堵,可能會導致胸悶、胸痛、心悸等癥狀;肺部的氣血瘀堵,則可能引發咳嗽、氣喘、呼吸困難等問題;而肝臟的氣血瘀堵,會出現脅肋脹痛、黃疸、情緒抑郁等表現。如果任由瘀堵發展,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疾病,如心腦血管疾病、腫瘤等。


在中醫的龐大藥材寶庫中,有一味藥在化瘀去堵方面有著卓越的功效,它就是川芎。從漢代醫圣張仲景的諸多經典方劑,到近代名醫張錫純的臨床實踐,跨越千年的時光,它始終在眾多名方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。
像是補血養血的經典方劑四物湯,活血化瘀的血府逐瘀湯,都用到了川穹,它被稱為“血中之氣藥”,有辛散溫通的特性,能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。
研究發現,川芎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,它不僅能提高正常機體的免疫功能,增強人體自身的抵抗力,就像給身體的防御系統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;而且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機體,川芎也能發揮其調節作用,幫助提升免疫功能,讓身體重新恢復抵御疾病的能力。尤其是當川芎與當歸這個好搭檔配伍運用時,二者相互協同,增強免疫能力的作用會更強。
我是腫瘤科王紅軍醫生,我知道很多病人看病不容易,為了不讓大家到處奔波,我利用工作之余,為大家提供線上問診服務,希望能幫到更多的人,讓大家多一份參考方案,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我,我會幫您解答。
來源:網易新聞
素材:腫瘤科王紅軍2025-02-19